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父亲那些让我们铭记的故事

    信息发布者:转个弯人生更新福
    2017-12-12 19:46:13   转载



    忠勇孝善   创新奋进

    差不多每一个麻城家族,都有家训家风。

    有的是口口相传,有的是记在家谱上。

    有的一两句言简意赅,

    有的则是一篇小笔记……

    无论哪种形式,

    好的家风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,

    沉淀在我们的骨髓里,

    都在默默地传递宗族道德与人生经验,

    成为无数家族的精神财富。


    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立家规、传家训、树家风,充分发挥麻城党员干部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,以好家风促党风带民风,中共麻城市委宣传部将在全市范围内举办“孝善麻城——我家的家风故事”有奖征文评选活动!经过一周的征稿宣传,目前,麻城发布后台已经收到众多读者来稿,现将陆续刊登,以飨读者。今天刊出第八十期父亲那些让我们铭记的故事》




    父亲那些让我们铭记的故事


    家  训

    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
    暑假期间,带着女儿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,进屋一瞬间发现厅屋正上方多了一幅装裱精致的中堂,这是父亲的书法习作。内容是诸葛亮的《诫子篇》: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以致远……


    女儿在旁边读着读着,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涌出来在眼里打转,父亲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我们做事做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,就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历历在目……


    八车柴火


    上世纪70年代末,父亲在公社担任党委书记,公社管理着8个大队,父亲的工作责任心非常强,一心扑在工作上,很少能顾得家里的事。


    那时,家里有8口人,奶奶、叔爹、父母亲和我们兄弟四人,家大口阔,老的老小的小,我们兄弟四人都在上学,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人挣工分、做家务,父亲得着微薄的工资,家里可以说是家徒四壁、一贫如洗,日子过得很艰苦。


    由于缺劳力,家里连日常做饭、冬天烤火的柴火都成问题。没柴火做饭的事不知如何传到父亲工作的地方,大家议论纷纷,非常同情,要想办法帮助我家解决柴火问题,其中有一个大队书记便提议干脆每个大队送一车柴,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。八个大队书记很快便把柴火组织起来装上车浩浩荡荡往我们家里送。


    当父亲知道送柴火的事后,既感激又气恼,看到8台手扶拖拉机已经走远,父亲二话没说,立马骑上自行车追赶,一直追到了家才把他们追上,当时8台车正齐刷刷地停在路边准备把柴火卸下车往家里搬,被父亲拦住,父亲让他们把车开回去。


    押车的大队干部不同意,说你家里一根柴就没有,送点柴算啥?在父亲的再三坚持下,他们留下一车柴,其余的全部运了回去。事后,父亲把那一车柴按价值给了钱。


    当时,我懵懵懂懂感觉不到父亲这样做有什么妥与不妥,后来,我参加工作后才慢慢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,那是不能因为一车柴火影响了清白。


    麻袋门帘


    我家的房子是60年代建的土坯房,是有名的“高、大、空”,就是房子建的比较高大,里面没家俱什么的,除了大门外,里面的房间只有门框而没有木门。这种情况直到父亲在80年代初到家乡任党委书记时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。

    唯一一次改变的是80年代中期,农历新年前,在整理卫生准备迎接新年时,父亲不知是从哪里弄来一些麻袋,把麻袋两边用剪刀剪开,再用一根木条固定一头,挂到房门上,制成了一个简易门帘,既当门,又挡风,还遮丑。


    那一年春节,一名县里的领导到镇里慰问,魏文侯,非要到家里来看看,父亲只有硬着头皮把他们领到家,当那名领导看到家里的麻袋门帘及空荡荡的房子时,拍着父亲的臂膀说:“你这个人真是节俭哇!”父亲不好意思地笑着说,我主要是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来改善它,给组织丢脸了。


    其实,那个时候父亲已经担任区里的“一把手”多年,弄点木材做房门还是比较简单的,甚至可以不花什么钱,但父亲宁可住得寒碜点,也不愿逾越纪律“红线”。


    母亲的工作


    父亲和母亲现在年龄大了,有时就象小孩子一样,老两口聊着聊着就拌起嘴来。一拌起嘴来,母亲就数落父亲的不是,最主要的就是数落父亲不跟她安排一份工作,害得她到现在没有退休金不说,还没有医保、农保等,弄得父亲百口莫辩。


    当年,根据国家政策,母亲从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,也就是常说的吃“商品粮”,可以安排工作,哪怕是一个乡镇企业也可以,母亲也憧憬着再也不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,可以进工厂上班拿工资了。


    但父亲的做法让母亲的愿望落空了。父亲说母亲没文化,年龄已过四十岁,到哪个单位里能做什么呢?那不是吃“闲饭”加重单位的负担吗?那时,父亲是乡镇主职,家乡的几个乡镇企业办得很红火,只要父亲出面打招呼是没问题的。


    还有好心人出主意,说挂在企业可以不上班,只得工资就行,到老了还能拿退休金。父亲说那不是吃空饷吗?更不行。就这样,母亲既没有农村的土地,也没有工作,早早地就在家里“待业”。


    时至今日,父亲讲正气、讲清白、讲节俭、讲原则的作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,他以他的实际行动来引导我们一家人辨别是非美丑,清白做人,干净做事!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